盐城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盐城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守牢红线 夯实粮食安全“耕”基 节约集约 提升高质量发展品质
发布时间:2023-06-25     浏览次数:     来源:新华日报

土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滋养自然生命;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见证时代变迁;

土地,是社会发展的载体,创造无限价值。

如何开发好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把更加集约高效的土地传承给未来,是全人类的共同探索。江苏自然资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自然资源部系列部署,牢牢把握新征程上江苏工作的总要求、总目标、总蓝图,立足“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新时期自然资源工作定位,全面履行“两统一”核心职责,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推动节约集约用地,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土地,是农耕文明的底色

每一寸变化,都呈现出最美的轮廓

江苏既是经济和人口大省,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大省,同时也是耕地资源小省,全省现有耕地6141.86万亩,划定耕地保护目标5990.2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5345.02万亩,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72亩,约为全国平均水平一半。面对人多地少、保护任务重、资源紧的严峻形势,江苏自然资源系统用持续健全的新时代耕地保护制度体系和一揽子长牙齿的措施,全面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特殊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严格落实双平衡,探索出山上换山下”“小田变大田等模式,为粮食连年丰收、经济稳定发展和国家总体安全筑牢了根基。

守红线

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体系

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将耕地保护水平纳入2023年度设区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指标,推进履行耕地保护目标。健全多层级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在全国较早出台《江苏省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暂行办法》,省级目前累计6.04亿元激励资金直达乡镇。积极探索耕地恢复和集聚提升新机制,统筹耕地资源配置,变小田大田。指导宜兴市稳妥有序推进试点,编制专项规划,统筹考虑地、产、村等要素,规范开展耕地功能恢复、整治补充耕地、耕地质量提升、建设用地复垦及耕地生态优化工程建设,推进零星耕地地块并整和空间置换腾挪,为省级层面研究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提供基层实践支撑。

提质量

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

在“三区三线”中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完成国家下达江苏目标任务。加强永久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动态监管,从严管控建设占用和补划永久基本农田,在全国率先部署开展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更新工作,积极探索重大建设项目占用永农跨区域调剂补划机制,确保保质保量补划到位。近五年来,我省严格组织开展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常州至泰州铁路项目等165个重大建设项目补划永久基本农田方案论证,补划永久基本农田13.28万亩。

严管控

以“双平衡”推动耕地用途管制

在全国率先并坚持实施“先补后占”,连续24年在省域内落实耕地数量和质量占补平衡。强化补充耕地项目全流程监管,升级使用江苏省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监管系统。持续深化完善我省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 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的通知》,得到自然资源部主要领导充分肯定。按照以进定出、进大于出、优化布局、提升质量原则,制定耕地进出平衡实施正负面清单,强化区域耕地流向其他农用地整体管控。2020年以来,全省跨市域易地调剂补充耕地指标6.9万亩,实现资源与资金优势互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强监管

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

强化日常执法监管,对新增违法占用耕地行为“零容忍”,坚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治、及时处理,积极构建依法依规用地管地良好秩序。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实时智能监管,创新开展省级“日监测”土地卫片执法,构筑形成“天上看、地上查、视频探、网上管”的综合立体监管体系,实现对违法线索发现、制止、报告、移送、查处、整改全要素、全过程的实时智能监管。

土地,是经济发展的基底

每一分拓展,都孕育着发展的生机

土地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生态资源,更是社会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的基本要素和载体,但土地资源约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发展瓶颈。江苏以占1.1%国土面积,承载6%人口,创造10.2%的经济总量,作为沿海省份,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空间紧缺、环境容量有限。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江苏自然资源人迎难而上,向有限空间谋求新变量

推动新增空间复合集聚做好加法

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鼓励支持同一地块内工业、仓储、研发、办公等用途互利的功能混合布置,确定主导功能及混合比例要求,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南京阿里巴巴江苏总部项目确定科技研发主导用途用地占比75%,商业用地占比25%,促进科研、生产、销售运营等功能一体化集成。推动地上地下空间复合利用,积极推广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明确省级以上开发区地下空间开发重点区域及规划建设要求,鼓励新上工业项目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提升综合承载能力。苏州工业园区新加坡中心项目综合容积率达到8.5;扬州美德莱医疗项目实施空间立体开发,建设地下工程及屋顶停车位,容积率2.3,达产后亩均税收预计可达150万元以上。推进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共用,整合归集单个地块配套设施指标,共建共享配套设施,统筹绿地规模和布局,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常州绿色涂料集聚区项目统一建设安全、环保、消防、应急、仓储及辅助配套工程,为企业提供一体化配套服务。

促进存量土地盘活焕新做好减法

省级层面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十三五”时期全省盘活低效用地70万亩,十四五时期计划再盘活90万亩。南京市江宁区新禄汇产业中心项目引入社会资本方参与,采用土地使用权人出资改建、政府整租、社会资本运营的方式,实现政府零投入、多方共赢。开展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历史数据治理,建立相关部门共同工作机制和监测、督办、考核工作制度,协同推进精细化、差异化处置。2018年以来累计处置批而未供90万亩、闲置土地14万亩,位居全国前列。加强镇村布局规划分类引导,通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等,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鼓励和支持村集体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兴办企业,保障农村产业发展用地需求,促进乡村振兴。

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做好乘法

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意见》,发布实施《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2022年版)》,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建筑系数、投入产出等标准,推动工业上楼2022年全省新上工业项目用地平均容积率1.31,同比提高15.9%。制定工业项目入园标准,研究制定高标准厂房设计规范,开展产业项目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完善差别化产业用地供应机制,重点保障我省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7+X”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需求。全面部署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试点,因地制宜采取改造提升、功能转换、撤并整合、生态退出等模式,分类有序推进园区用地整治提升。

创新制度机制打通堵点做好除法

全省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供应模式,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用地产出效益。率先整省推广高标准厂房分幢分层办理不动产登记,支持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率先在省级层面规范不动产“带押过户”登记服务,自然资源部在全国推广。率先建设国有建设用地全程跟踪系统、产业用地绩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江苏土地市场网,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公平交易、实施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全省连续9年开展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考核评价,充分发挥考核风向标”“指挥棒作用,凝聚全社会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广泛共识。

扛起新使命,奋进新征程。江苏自然资源系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自然资源部的科学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切实担起“勇挑大梁、走在前列”重大责任,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自然资源力量。